博客年龄:17年8个月
访问:?
文章:368篇

个人描述

姓名:鲁芒**
职业:中学教师**
年龄:60**
位置:中国,临沂**
个性介绍:忧郁和旷达的矛盾统一。

跟刘勰先生合个影

分类:散文 | 标签: 刘勰   文心雕龙  
2021-10-26 07:25 阅读(?)评论(0)

跟刘勰先生合个影

还在上初中的时候,一次,我到语文老师家去,看到他书架上摆着好多我不熟悉的书,有《古文观止》、《唐诗三百首》、《文心雕龙》等古典作品;也有外国的,像《战争与和平》、《复活》、《猎人笔记》等。那时候,不满十八岁的我,知识面狭窄,自然不了解这些书写了些什么。但很奇怪,我对于《文心雕龙》这本书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大概是因为它装帧典雅,名字也容易刺激起人的好奇心。我翻了翻,只觉得文字很美,但是意思一点也不懂。但就是打那时候起,我产生了一个想法:一定要买一本《文心雕龙》来学习,其实也就是看中了那本书的文采,而喜欢有文采的文章,恰恰是青少年的特点。但那时候这样的书是很少的,书店里买不到;就是能买到,我的经济情况也不允许——连上学买本子的钱都没有,哪有钱买这样的课外书呢?购买《文心雕龙》,似乎只是我的一个梦。

带着这个梦进入高中时代。高一的一个暑假里,我在邻居家的闲宅子里学自己想学的东西。我讹着父亲要了几块钱,买了两本《中华活页文选》合订本。这书其实是古代文学精华选编,从先秦到近代,选的都是好诗好文。在这里,我发现了从《文心雕龙》里选出的几篇文章,其中有《原道》、《神思》、《情彩》等(时间久了,记不很清了)。

刘勰的文章,看起来文采昳丽,但因用的是骈文,理论也很深奥,读起来感觉着实有点艰涩,按照我当时的水平,很难读懂。加之我当时主要在背唐诗宋词和学习唐宋八大家的文章,对难懂的《文心雕龙》里的文章也就暂时放下了,心想以后待知识增长了,理解能力提高了再读吧。但现在想来那也是为自己的偷懒找借口。但也有收获:我总算接触过《文心雕龙》了,而且也背过了一些片段,一些句子,如“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”,“寂然凝重,思接千载,悄焉动容,视通万里”,“水性虚而沦漪结,木体实而花萼振”。后来我理解刘勰的意思是:强调“情”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;文章构思的规律;作文要尚实而反对浮华。但当时的理解毕竟还是是肤浅的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学习《文学批评史》,接触过钟嵘的《诗品》、陆机的《文赋》,当然也接触过《文心雕龙》,但那是为了应付考试,表面上了解的东西不少,实际上没有一本书是认真读过的,对刘勰的生平和他的文章内容只是知其大要而已。

九十年代,我怀着对这位南朝齐梁时代的文学批评大家的崇敬心情,两度来到他的故居——莒县。我们特地到了刘勰出家隐居的浮来山定林寺,但在那里,我也只是见到了刘勰编辑修订的经文,有几本《文心雕龙》也是当代的的印刷品。对此我感到很不满足,总觉得想看到的没看到。无奈我们只好在定林寺前面的文心亭下留影而去。

退休之后,有时间广泛地涉猎文学书籍和文学批评类作品。然而我学习的最佳时光都耽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了,虽然也曾经读过一些马列经典著作,但在文学知识方面却严重不足。我也时常念叨曹操的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的诗句,和王勃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;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”的豪言壮语,想补一补自己的不足,但毕竟记忆力和精力都差劲了。

关于《文心雕龙》,前几年在大学教英语的女儿要把她翻译成英语,但苦于其古文底子不足,没能动笔,因为这样的翻译,必须先将原文翻译成白话,才能根据白话再翻译成英语;要我翻译,我也感到困难。这样,翻译成英语的事也就放下了。不知她现在是否还有此想法,或许已经有人翻译成英语了自己不愿意再步人家后尘,或许是知难而退而销声匿迹了。咳,我们空然跟刘勰同姓,却没有刘勰的意志!

我一直感觉对刘勰这位我所崇拜的文学批评家欠了点什么,一直想找机会弥补。近日与几位朋友驱车来到莒县刘勰纪念馆,比较详细地了解了刘勰的生平和著述。原来刘勰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。他很早就成了孤儿,因为家里太穷而没有娶妻结婚,但他发愤图强,笃志好学。他和沙门的僧人住在一起,学习儒家和佛家理论。他创作的《文心雕龙》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,也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。这部书得到梁朝宰相沈约的称赞,因此刘勰被提拔做了官。他作风正派,为官清廉。昭明太子萧统去世,他内心伤悲,于是,归隐老家定林寺,并圆寂于此。

我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,大都命运坎坷,屈原、杜甫、李白、苏东坡、李清照,鲁迅,莫不如此;外国作家,狄更斯、雨果、杰克.伦敦、海明威,也颇多苦难。也许就是苦难磨炼了他们的意志,使他们在文学或文学理论方面有所造诣,成为名家。因此我一直带着同情和崇拜的心理来阅读他们的著作,那些作品也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。对刘勰,当然也是如此,他在我脑中的印象是始终不曾抹掉的。

在刘勰纪念馆,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刘勰的雕像。一位坐姿端庄、表情凝重的老人,他深沉的目光透着聪慧,他似乎看透了人生的真谛,看透了尘世的真面,参透了宇宙的奥秘。

感谢雕塑家,他们塑出了刘勰的神韵。

伫立在这尊雕像前,我想了很多。尤其联想到当今一些徒有虚名的“作家”“学者”,他们不过是打着搞文学的旗号争名夺利而已。为了名利,可以反人伦地大写而特写“性”;为了名利,他们可以毫无道德底线地抹黑伟人,抹黑民族英雄;为了名利,他们可以丧失人格,迎合外国敌对势力而编造故事。刘勰不过是区区一僧人,在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,仍然受到人们的爱戴和纪念,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,这是与他纯正的人品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分不开的。可是那些私心极重的“作家”、“学者”们,他们活着就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否定,那么在他们死后,谁还能记起他们的名字!如果还有人记得,他们也只能以反面形象出现。

“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,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。”信夫!

我恭谨地站在刘勰先生的身边,让摄影师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照。我愧疚的心似乎暂时轻松了点。在我生命的夕阳时光里,我将仔细研读《文心雕龙》这部文学理论巨著,并用之于创作和文学批评实践。

2021.10.25

 

 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1-10-26 07:43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